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新型储能背后的9000亿市场,政策是“敲门砖”!

2022-08-10 16:07:30环保在线阅读量:809 我要评论


导读:根据机构测算,2026年新型储能预计累计规模将达到4850万千瓦,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3%,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到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总功率将达到1.2亿千瓦,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近9000亿元。

  本周一(2022年8月8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市场期待值再度被“引爆”。据悉,该联盟由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天合光能发起,62家单位共同组建,成员包括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等,将紧扣新型储能重大共性问题,加快实现新型储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受此消息影响,8月9日A股储能板块持续拉升,首航高科、泰嘉股份拉升封板,南都电源、金盘科技、同力日升、阳光电源、科泰电源、同飞股份、顺钠股份等涨超5%。同时,海外储能市场也是一片繁荣景象。有关券商预计,按照当前增长趋势,今年储能产业将大幅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储能市复合增长率可保持在60%以上。
 
  辽宁、江苏等地政策相继出台,明确的储能装机目标为行业打开了想象空间。
 
  7月15日,《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要求到“十四五”末,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规模分别达到300万千瓦、100万千瓦,省级电网削峰能力达到尖峰负荷的5%左右。
 
  7月底,《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亦指出,到2025年,全江苏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260万千瓦左右,并实现技术上的多元发展,开发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个省/自治区公布了新型储能装机具体指标,配储比例普遍在5%-20%、2h。其中,沙漠、戈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主要地区对配储有着更高要求,如青海、甘肃,储能装机目标已高达600万千瓦。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攀升的背景下,新型储能系统前景预期愈发可观。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了11亿千瓦,全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约32789万千瓦。而且,1-5月份全国光伏发电装机新增2371万千瓦,同比增幅达到139%,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未来,随着光伏装机的火热,加上各地对“光伏+储能”配套这一模式的具体要求,市场对于储能的需求也会持续提升。目前,除抽水蓄能方式外均可成为新型储能,主要有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
 
  根据机构测算,2026年新型储能预计累计规模将达到4850万千瓦,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3%,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到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总功率将达到1.2亿千瓦,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近9000亿元。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并且郑重提示所有阅读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的参考意见和依凭。
 
  原标题:新型储能背后的9000亿市场,政策是“敲门砖”!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