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工业母机”热度攀升,高端机床制造活力显现

2022-09-13 18:52:47重工机械网阅读量:314 我要评论


导读:机床产业在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迎来了升级新机遇。

  制造业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经济增长、不断创新的动力,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正是建立在庞大且全面的制造业体系上。而机床,就是这一制造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何为工业母机?其实就是机床,是“生产设备的设备”,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智能的生产设备和零部件。例如工业机器人、发动机、汽车等,甚至一些工业基础件例如电路板等,都离不开工业母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整体处于世界第二梯队,为国防安全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链上,机床上游主要是基础材料及零部件构成,主要涉及铸件、钣焊件、精密件、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等零部件行业;中游为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等构成的机床产业;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航天航空、造船、汽车、模具制造等行业,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
 
  其中,机床下游的大多工业生产设备都有加工精度要求,加工精度越高设备越贵,而工业母机作为生产这些工业生产设备的设备,要求的加工精度更高。尤其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稳定性等精细化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有分析人士指出,向高端数控化转型是其主要方向,“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加工的唯一手段。要想取得进步,还需要科研、高校、企业等各方携手共进、不懈努力。
 
  我国机床产业发展至今,产生了包括创世纪、纽威数控、海天精工、国盛智科、秦川机床等企业在内的多家民营领先企业,创世纪、国盛智科等企业多年来不断深耕中高端市场,产品系列不断完善,积极推进产品研发,竞争力大幅提高,民族品牌强势崛起,中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稳步提升。
 
  从整体来看,现如今我国机床产业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突破了全数字化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多轴联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卧式双五轴镜像铣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为典型代表的一批高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MTBF)实现了从600小时到2000小时的跨越,精度指标提升20%。
 
  央地积极合作,正加快机床产业发展的步伐。举例而言,8月27日,通用技术集团与天津市深化产业战略合作签约暨通用技术机床公司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标志着央地合作加快推动机床产业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国内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水平还不到10%,国内虽然也有一些公司可以自主生产高端数控机床,但关键是这些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大量依赖国外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对我国机床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快研制新材料、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应用,对整个机床产业向着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意义重大。
 
  有机构预测,随着制造业企稳,2024年国内工业母机市场规模将超过5700亿元,而这一赛道呈现出“低端内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局面。就眼前来看,2022年我国机床产业市场又会发生哪些新变化呢?让我们静待答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