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重工机械网>技术首页>重点推荐

我国装载机产能过剩成为典型的微利产品

2008
10-14

15:44:48

分享:
253
来源:
    正像我们熟知的那样,中国的装载机行业一直由国人主导,占有非常可观的*,也打造了柳工、厦工这些响当当的民族品牌。我国装载机行业牢牢控制了国内90%以上的*,并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装载机已经是典型的微利产品

    2007年,装载机行业保持10%左右快速增长。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2000年以后的装载机市场高速增长带来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行业平均利润率持续下滑,这与波及全行业的价格战有很大关系。目前,装载机已经是典型的微利产品,企业一方面要释放不断增长的产能、提高*,另一方面又要化解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下降带来的阻力,获得确保企业发展后劲的利润。销量主要追求的是市场规模,把价格作为zui主要的竞争手段。而效益营销追求的是一种持续的发展,追求的是利润。销量和效益之间并不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在短期内要追求销量,*要追求效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短期利益和*利益的结合。

    目前,国内装载机整机生产企业数量过多,除少数企业具备规模效益外,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量均在千台以下,有些只有年产200~300台的能力,行业竞争混乱。2007年装载机将整机三包期纷纷延长至一年,相比“降价”和“降低销售条件”来讲,“服务升级”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要求更高,以资源重组为主要方向的企业整合不可避免。

    去年国内装载机总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台,市场需求约为12万台,约有近50%的能力闲置,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鉴于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徐工等主流厂家目前产能都已超过2万台,这部分产能已经在2007年集中爆发释放,为此,服务水平将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2007年装载机三包期延长至一年,各*相继提高服务承诺引爆服务大战,将会*改变行业从整机销售中获利的习惯性思维,如何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树立市场品牌形象并通过服务和配件获取利润,将成为*淘汰小品牌的*。

    柳工装载机销量为2.70万台,销量增长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达到33.8%,销售收入达到55.75亿,同比上升33.6%。行业*二的厦工股份预计2007年实现净利同比增长200%以上。

    中国装载机销量今后几年仍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对装载机销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装载机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等多种基建项目及煤炭、采矿、水力、电力等多种行业。目前装载机行业的高增长时期已经过去,正在踏入成熟增*。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重工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重工机械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