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政策法规

建立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形成韧性生态系统

2021-08-19 08:54:15化工仪器网阅读量:28162 我要评论


导读:面对严峻的海洋生态形势,近日我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继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重工机械网 政策法规】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建设也在加快脚步。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为稳定,但在工业社会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海洋环境仍有多个问题,如我国多个河口、海湾处于亚健康状态,入海河流水质状况呈轻度污染的状态,2020年污水总排放量约为712993万吨,高强度开发遗留问题显著,海洋垃圾威胁成海洋生物生存,减少生物多样性等。海洋总体安全形式并不乐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旧复杂艰巨。
 
  面对严峻的海洋生态形势,近日我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继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摸清海洋生态家底  建立四维一体监测系统
 
  该通知分析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式,并就当前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工作布局规划,明确现阶段海洋生态板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 摸透生态类型数量 ,构建海洋生态分类框架;我国将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领域的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布局自然保护地监测;提升赤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加强能力建设,构建岸、海、空、天四维一体监测能力。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
 
  政策红利带动技术、仪器、行业齐发展    恢复海洋平衡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意义重大。一方面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推动技术创新,设备研发持续向前。监测系统包括水质传感器、水质在线分析仪、水质自动监测站、物液位仪表、水资源管控台等多个设备,需要计数精确、分析到位。需方市场无形之中提高仪器参数、指标,带动科学仪器的多方位升级,推动研发不断向前。
 
  同时,市场接受度增大、资金到位、利润丰厚。政策红利为环境监测仪器企业提供基础动力,促进国产仪器技术更新、设备升级换代,拉动多家国产仪器厂商投入到海洋环境监测的项目中来,激发国产仪器研发企业积极性,增强国产自信心,“国货崛起”指日可待。
 
  自古以来,海洋具有“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在获得监测数据后,一批海洋相关领域的研究、行业不断兴起。如根据现有监测数据,研究人员发掘海洋生物资源,提高海洋资源供给率和回报率,突破远洋渔业捕捞技术、海水养殖技术、耐盐作物培育技术、;着力突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综合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获取更多的清洁能源;加快深海大洋探采设备、深水油气作业装备、深海材料的研究步伐,推进载人深潜技术发展 。
 
  另一方面,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有利于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汇聚一批高学历、多经验、新思想的人才,形成以老带新,以新动老具有朝气的科研、实践队伍,推进人才强国、科技兴国战略进一步落地,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的人才机制。此外,该项体系中的多项技术侧面促进海洋领域的产学研联动,多方共同攻克研究难关,解决技术瓶颈。
 
  进一步说,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有利于恢复海洋平衡,修复海洋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走之路,更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是一个以监测、预报、调查等为主体的业务体系,以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修复为主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它的建立健全推动了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献力。
 
  海洋立体观测时代  技术成为领域“瞭望塔”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海洋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统筹还需技术坐镇。
 
  2020年,我国对1350个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点、193个入海河流断面、442个污水排放量较大的直排海污染源、31个海盐浴场进行水质检测,对540个监控点展开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展开健康状态监测。
 
  多个海洋技术发芽开花,百家争鸣:我国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顺利下水;海洋一号卫星、海洋二号卫星、高分三号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组成的海洋动力监测网得到广泛应用;洋地震声学观测将海洋动力观测时代推进到海洋声学观测时代······海洋卫星、科考船、潜水器相继问世,我国已经迈入“海洋立体观测时代”。
 
  随着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未来,海洋开发仍应以技术开路,科学技术探索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交叉融合海洋监测数据,实现业务化应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型转变,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灾难从漫不经心开始,海洋生态监测预警体系亟待重视。海洋作为一个庞大的生物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之源,也是巨大的矿物质资源、生物资源。海洋生态建设还得形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立得住的战略,守护“蓝色生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原标题:自然资源部:建立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形成韧性生态系统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